手机:13635356663
座机:023-66220832
Q Q:56673885
邮箱:56673885@qq.com
网址:www.hbbohe.com
联系人:张先生
地址:重庆市巴南万达广场C区T11幢18-12
溶洞设计:安全防护设计——以防氡为例。
氡是一种放射性惰性气体。氡及其子体通过呼吸进入人体,从而对人体产生内部辐射。大量流行病学数据和实验室研究表明,氡子体可诱发肺癌,氡对肺癌的风险高于烟草。
由于洞穴所处的特殊地质环境,氡及其子体容易富集,特别是在围岩或土壤中铀、镭等放射性元素含量高、洞穴通风不良的洞穴中。例如,1995年,研究人员对贵州省开发的20多个旅游洞穴的氡浓度进行了调查,发现大多数洞穴的氡浓度较高。尤其是溶洞(如织金洞、将军洞等)。)洞长且只有一个洞的浓度高,平均值为1515.0 bq/m,已超过国家规定的普通放射性工作场所空气中氡容量大允许浓度值1100 bq/m。
旅游洞穴氡浓度主要取决于地质因素、洞穴特征(包括洞穴大小、类型、深度和通风条件)和观测时间。因此,可采取以下相关保护措施:
一是加强洞穴氡浓度监测。在溶洞旅游资源评价规划中,应以溶洞内氡浓度作为评价规划指标,并根据浓度采取相关防护措施。同时,建立员工定期体检和健康档案制度,确保员工和游客的健康。
第二,机器和材料保护。据研究,在通风不良、体积小、浓度极高的场所,可采用Turbo-88R净化器进行静电除尘,可使氡浓度降低80%左右。在不影响景观的前提下,用防氡性能好的复合砂浆、涂料、油漆对高放射性洞穴表面进行处理,防止氡析出,减少氡的来源,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氡辐射方法。
三是改善洞内通风条件。大多数洞穴中氡及其子体浓度高,主要是由于通风不良。对于洞口较少的隧道型溶洞(——),特别是只有一个洞口的情况下,应采用多种勘察方法寻找新的洞口。洞长、埋深大的溶洞应增加通风设备,降低氡浓度。研究表明,机械通风可使氡浓度降低25% ~ 75%。
四是合理安排洞穴开放和工作时间。通过时间控制,应尽可能避免在高浓度地区长期滞留。